前列腺癌早期容易被忽视?男性过了50岁这些症状要当心
老张今年58岁,近夜尿频繁,起初以为只是年纪大了。直到体检时PSA指标异常,才在医生建议下做了进一步检查——结果确诊为早期前列腺癌。事实上,我国约60%的前列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中晚期。这个被称为"老年男性隐形"的疾病,早期症状往往与普通前列腺增生极其相似。
别把信号当成自然衰老
许多男性会将排尿困难、尿频尿急归咎于年纪增长。但出现以下情况时,建议尽快到泌尿外科就诊:夜间起夜超过2次且持续加重;尿流明显变细或中断;排尿后仍有滴沥不尽感。更需警惕的是骨盆区域隐痛、血尿或带血,这些可能是疾病进展的信号。
筛查其实很简单
目前临床主要采用两种筛查方式:直肠指检和PSA检测。建议50岁以上男性每年做一次联合筛查,有家族史的应提前45岁。虽然PSA值升高不一定就是,但能有效提示风险。北京医院泌尿外科医师强调:"就像定期测血压一样,前列腺筛查应该成为中年男性的健康习惯。"
治疗选择比想象中更多
根据不同,治疗方式差异较大:
早期患者:可选择性手术或放射性粒子植入,5年生存率超95%
中晚期患者:常采用内分泌治疗联合放疗,新型药物显著延长生存期
值得注意的是,对于70岁以上低危患者,部分指南推荐主动监测而非立即治疗。
这些因素真的会诱发前列腺癌
科学研究已确认的危险因素包括:直系亲属有前列腺癌病史(风险增加2-3倍);高动物脂肪饮食习惯;长期接触镉等重金属。而西红柿、绿茶、豆制品中的抗氧化物质则显示保护作用。保持每周3次、每次30分钟的运动,可使患病风险降低10%-30%。
术后的三大关键
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需要注意:
1. 坚持盆底肌训练改善尿控,推荐凯格尔运动
2. 术后3个月内避免骑自行车等挤压会的
3. 定期复查PSA指标,年每3个月检测一次
关于预防的实用建议
虽然没有预防方法,但做到这些能降低风险:每天摄入200g以上十字花科蔬菜;将红肉摄入控制在每周500g以内;维持BMI在18.5-24之间。美国协会研究发现,坚持地中海饮食的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降低22%。
后要提醒的是,与其他不同,前列腺癌进展通常较缓慢。即使确诊也不必过度恐慌,及时规范治疗完全可能获得长期生存。关键是要打破"难言之隐"的就医顾虑,把常规筛查纳入健康管理计划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