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炎是什么?你可能已经中招了却不知道
早上刷牙时牙龈出血?咬苹果留下血印?这可能是牙周炎发出的警告信号。作为成年人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,牙周炎在我国35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85%,但多数人直到牙齿松动才意识到问题的性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健康。
牙周炎的典型症状:你的牙齿在求救
牙周炎的发展像温水煮青蛙,早期可能只是牙龈轻微红肿。随着时间推移,你会发现刷牙时出血越来越频繁,口气开始变得顽固,牙龈从粉红色变成暗红色。当发展到中度阶段,牙齿之间会出现"黑三角"缝隙,冷热敏感加剧。危险的信号是牙齿无故松动——这时候牙槽骨已经流失超过1/3。
为什么每天刷牙还会得牙周炎?
很多人误以为认真刷牙就能预防牙周炎,其实80%的牙菌斑隐藏在牙龈线以下。就像打扫房间只擦桌面不清理抽屉,长期堆积的牙结石会刺激牙龈发炎。吸烟者、糖尿病患者、孕妇和正畸人群尤其要注意,你们的牙龈防御力比常人更脆弱。
牙周治疗三步走:早干预才能保牙齿
阶段的基础治疗如同"口腔大扫除",通过超声波洁治清除可见牙结石。当炎症发展到牙龈下3mm以上时,就需要做龈下刮治术。对于已形成牙周袋的深度感染,可能需要配合局部用药或激光辅助治疗。记住:越早治疗,越能避免未来花费上万元的种植牙。
日常护理的三大误区
用力横刷牙齿、用牙签剔牙、依赖漱口水代替刷牙——这些常见行为都在加速牙龈萎缩。正确做法是选择软毛牙刷,每天使用牙线清理牙缝,每半年做一次洁牙。特别提醒:牙龈出血时更要加强清洁,这不是"让牙龈休息"的理由。
关于治疗的常见疑问
"洗牙会不会让牙齿变松?"这是典型误解,松动是因为牙结石去除后暴露了原本被的牙根。"治疗要打麻药吗?"多数基础治疗仅有轻微酸胀感,深层刮治可能需局部麻醉。"能吗?"就像糖尿病需要长期管理,定期维护能让牙周炎稳定20年以上。
预防胜于治疗:给牙齿穿上防弹衣
除了早晚正确刷牙,建议每餐后用牙线清理食物残渣。糖尿病患者要格外注意血糖控制,吸烟人群建议每年增加一次洁牙频率。孕妇体内激素变化可能引发妊娠期牙龈炎,更要加强口腔检查。
下次发现牙龈出血时,别简单归咎于"上火"。及时预约牙周专科检查,可能为你省下未来数万元的治疗费用。记住:牙齿的根基比外表更重要,没有健康的牙龈,再白的牙齿也只是空中楼阁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