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个牙齿护理误区,你可能每天都在犯错
早晨匆匆刷两下牙,晚上睡前忘记用牙线,喝碳酸饮料从不漱口……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习惯,正在悄悄摧毁你的牙齿健康。今天我们就来大多数人都会踩的牙齿护理雷区,教你用省力的方法守护口腔健康。
误区一:用力刷牙才干净?当心楔状缺损
很多人刷牙像"刷地板"一样用力,甚把牙刷毛都压弯了。实际上,牙齿表面比指甲还软,长期横向暴力刷牙会导致牙齿颈部出现V型凹槽,医学上称为"楔状缺损"。正确做法是握住牙刷像握笔一样轻柔,选择软毛牙刷以小幅度震颤方式清洁,特别注意牙龈与牙齿交界处。
误区二:冷水漱口提神?牙敏感找上门
冬天用冰水刷牙确实提神,但突然的冷刺激会让牙本质小管剧烈收缩,长期如此容易引发牙齿敏感。特别是已经有牙龈退缩的人,建议改用35℃左右的温水刷牙。早上起床可以先含一口温水再刷牙,给牙齿一个适应过程。
误区三:牙线会让牙缝变大?这是世纪谣言
临床数据显示,80%的邻面龋齿都是因为不用牙线。牙线是能清洁牙齿邻接面的工具,正确使用不会撑大牙缝。就像洗头发不会让头发变少一样,牙缝变大其实是牙龈炎症消退后的正常现象。建议每天睡前像系鞋带一样耐心使用牙线,新手可以先用棒状牙线辅助。
误区四:嚼口香糖代替刷牙?小心隐性糖分
很多无糖口香糖确实能刺激唾液分泌,帮助中和口腔酸性环境。但有些宣称"清洁牙齿"的口香糖含有山梨醇等代糖,过量摄入可能引起腹泻。重要的是,口香糖无法清除牙菌斑,不能替代刷牙。应急时可以咀嚼含木糖醇的产品,但仍需尽快完成正确口腔清洁。
误区五:牙齿不痛就不用检查?龋齿会"隐身"
早期的龋齿是没有疼痛感的,等感觉到酸痛时往往已经伤及牙髓。牙周病更是"沉默的",等发现牙齿松动时通常已到中晚期。建议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,洗牙不仅能清除牙结石,更是重要的口腔癌筛查时机。现在很多诊所都有39元洁牙体验价,比修牙便宜多了。
给不同人群的护牙建议
儿童要特别注意6岁萌出的恒磨牙,及时做窝沟封闭;孕妇因激素变化容易牙龈出血,建议使用超软毛牙刷;戴牙套的朋友要配合使用冲牙器;50岁以上人群要关注牙龈退缩情况。记住:没有"适合所有人"的牙膏,牙龈出血就该换感款,经常口腔溃疡建议选不含SLS起泡剂的牙膏。
牙齿是身体不能自我修复的器官,现在花在护理上的每一分钟,都是在为老年生活存"口福"。从今天开始,不妨对着镜子好好刷一次牙,你会发现原来后牙内侧根本就没刷到过。保护好这32颗小卫士,它们要陪你走完几十年的酸甜苦辣呢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