妊娠糖尿病是什么?孕妈妈必须了解的健康知识
怀孕本是件开心的事,但不少准妈妈在产检时会查出"妊娠糖尿病"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会不会影响宝宝?该怎么控制?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孕期常见问题。
妊娠糖尿病究竟是怎么回事?
简单来说,妊娠糖尿病就是怀孕期间出现的高血糖症状。通常在孕24-28周做糖耐量检查时发现。这主要是因为怀孕后,胎盘分泌的激素会干扰胰岛素正常工作,导致血糖升高。
别太担心,大部分准妈妈通过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就能把血糖稳定住。不过也不能掉以轻心,如果放任不管,可能会引起胎儿过大、早产等问题。
哪些孕妈妈要特别注意?
这几类准妈妈更容易出现妊娠糖尿病:
1. 怀孕前体重超重或肥胖
2. 直系亲属有糖尿病史
3. 之前生过4公斤以上的宝宝
4. 年龄超过35岁
5. 有多囊卵巢综合征
如果你是其中一员,更要重视产检时的血糖检查。
妊娠糖尿病要做哪些检查?
常用的就是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(OGTT)。检查前需要空腹,喝下含75克葡萄糖的糖水,分别在喝糖水前、喝后1小时和2小时抽血测血糖值。
如果空腹血糖≥5.1mmol/L,或1小时血糖≥10.0mmol/L,或2小时血糖≥8.5mmol/L,只要有一个值超标,就能确诊为妊娠糖尿病。
发现血糖高该怎么办?
首先别太紧张。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制定管理方案,主要包括:
饮食调整:营养师会帮你设计个性化饮食计划,原则是控制总热量、均衡营养、少吃多餐。
适当运动:每天散步30分钟就很不错,避免剧烈运动。运动前后记得测血糖。
血糖监测:需要自己在家用血糖仪检测空腹和餐后血糖,医生会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方案。
如果饮食运动控制不好,可能需要注射胰岛素。别担心,胰岛素不会通过胎盘影响宝宝。
妊娠糖尿病会影响宝宝吗?
如果控制得好,大部分妈妈都能顺利生下健康宝宝。但如果血糖长期偏高,可能会:
- 导致胎儿过大,增加难产风险
- 新生儿低血糖
- 增加宝宝将来肥胖和糖尿病的风险
所以按时产检、严格控糖非常重要。
生完孩子后血糖会正常吗?
大部分妈妈产后6-12周血糖会正常。但建议在产后42天复查糖耐量,以后每年也要检查一次,因为这类妈妈将来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高。
预防胜于治疗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控制体重,均衡饮食,规律运动,都能有效降低日后患糖尿病的风险。
给妊娠糖尿病妈实用建议
1. 准备个血糖仪,按时监测记录
2. 随身携带健康小零食,预防低血糖
3. 选择升糖慢的主食,如糙米、全麦面包
4. 吃饭时先吃蔬菜,再吃蛋白质,后吃主食
5. 每天适当运动,但不要过度劳累
记住,妊娠糖尿病不可怕,重要的是及时发现、科学管理。遵医嘱、管住嘴、迈开腿,准妈妈们一定能顺利度过这个特殊时期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