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妊娠糖尿病如何筛查和管理?孕妈妈控糖指南来了
怀孕本是件开心的事,但不少准妈妈在24-28周做糖耐量检查时,突然被告知得了妊娠糖尿病,一下就慌了神。其实只要科学管理,大多数妊娠糖尿病都能得到有效控制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孕期常见问题。
什么是妊娠糖尿病?
妊娠糖尿病是指怀孕期间出现或被发现的糖代谢异常。随着胎儿生长发育,胎盘产生的激素会干扰胰岛素正常工作,当胰腺无法分泌足够胰岛素时,血糖就会升高。
我国妊娠糖尿病发病率约15%,高龄孕妇、超重、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风险更高。虽然分娩后多数人能正常,但孕期若不控制好血糖,可能引发胎儿过大、早产等问题,妈妈将来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会增加。
如何发现妊娠糖尿病?
所有孕妇都应在孕24-28周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(OGTT)。检查前需要空腹8-10小时,先测空腹血糖,然后在5分钟内喝完300ml含75g葡萄糖的糖水,分别测服糖后1小时和2小时的血糖值。
诊断标准为:空腹血糖≥5.1mmol/L,或服糖后1小时血糖≥10.0mmol/L,或2小时血糖≥8.5mmol/L。只要有一个时间点的血糖值超标,就可以诊断为妊娠糖尿病。
确诊后该怎么办?
首先要保持冷静。多数妊娠糖尿病通过饮食调整和适量运动就能控制。建议做到以下几点:
1. 少食多餐:每天5-6餐,把三餐主食匀出一部分作为加餐,避免血糖大起大落;
2. 控制主食量:每餐主食不超过自己拳头大小,优先选择杂粮饭、全麦面包等低GI食物;
3. 蛋白质:每天1个鸡蛋、1-2杯牛奶,适量鱼虾瘦肉;
4. 多吃蔬菜:每天500g以上,但要注意土豆、南瓜等高淀粉蔬菜要算入主食;
5. 适量运动:餐后散步20-30分钟,避免久坐。

什么情况下需要用药?
如果经过1-2周饮食运动管理后,空腹血糖仍超过5.3mmol/L或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6.7mmol/L,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胰岛素。胰岛素不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,是目前的控糖药物。
需要提醒的是,不要自行购买口服降糖药,某些药物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。所有用案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。

孕期血糖控制目标
理想的血糖范围是:空腹血糖≤5.3mmol/L,餐后1小时血糖≤7.8mmol/L,餐后2小时血糖≤6.7mmol/L。建议自备血糖仪,监测空腹和三餐后血糖,做好记录方便医生评估。
产后要注意什么?
大部分妊娠糖尿病患者在产后6-12周血糖能正常,但今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7倍。建议产后每年做一次糖耐量检查,保持健康生活方式:
- 产后6个月内减重孕前体重;
- 坚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;
- 饮食注意粗细搭配,控制精制糖摄入。
妊娠糖尿病不可怕,关键在于早发现、早干预。只要按照医嘱做好自我管理,绝大多数孕妈妈都能顺利度过孕期,生下健康的宝宝。如果还有其他疑问,建议及时产科或内分泌科医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