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科手术到底要不要做?医生为你解答常见疑问
近收到不少读者,说关节疼得,医生建议做手术,但心里总打鼓——骨科手术风险大吗?术后能正常生活吗?今天我们就请来医院骨科的张,用直白的话这个话题。
身体发出的这些信号别硬扛
张遇到过很多患者,膝盖疼了五六年才来就诊,结果软骨都磨没了。"当出现这三种情况就别拖了:一是持续疼痛超过3个月,吃药理疗都不管用;二是关节变形,比如O型腿越来越明显;三是影响生活,上下楼梯、蹲厕所都困难。"
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,如果早晨起床关节僵硬超过半小时,时有"咔咔"响动,很可能已经发展到骨关节炎中期,这时候保守治疗有限。
现在的手术和你想的不一样
"很多人还停留在20年前的手术印象里。"张边说边拿出模型,"比如膝关节置换,现在切口只有8-10厘米,用的是陶瓷或聚乙烯材料,第二天就能下地。我们去年做的400多例患者,90%术后疼痛减轻了80%以上。"
目前主流的手术方式有三种:关节镜微创适合早期患者,能清理碎骨和修整软骨;单髁置换就像补牙,只换损坏的部分;全关节置换是后选择,但能用20-30年。
术后比手术更重要
张特别强调:"手术只完成30%,剩下70%靠。"他展示了一份时间表:术后1-3天在医生指导下做踝泵练习,1周后开始关节度训练,6周后逐步散步,3个月后可以游泳骑车。
"可惜的就是遇到做完手术回家躺着的患者,结果关节粘连又得来二次手术。我们现在都有专职师团队,出院后还会视频随访。"
关于费用的实际问题
费用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之一。张算了一笔账:以膝关节置换为例,国产人工关节耗材1.5-3万元,进口的3-5万元,加上手术费住院费,能报销60%-70%。"有些患者专门等集采降价,其实病情加重后的治疗成本更高。"
对于准备手术的患者,张建议提前做好三件事:控制好血压血糖,戒烟戒酒,加强下肢肌肉锻炼。"肌肉力量好的患者,术后能快一倍。"
医生的真心话
采访后,张说了句掏心窝的话:"我们骨科医生自己家人需要手术时都不会犹豫。技术成熟的常规手术,风险其实比开车上高速还低。关键是要找正规医院,别信那些'不开刀治骨病'的。"
如果正在考虑手术,建议先带着近的X光片或磁共振报告,到医院骨科做个评估。记住,早干预不仅能减轻痛苦,还能省下不少后续治疗费用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