妊娠糖尿病是怎么回事?妊娠糖尿病筛查、危害及饮食管理全解析
孕期血糖高怎么办?很多准妈妈在产检时被诊断为妊娠糖尿病,顿时慌了神。其实妊娠糖尿病并没有那么可怕,只要科学管理,完全可以平稳度过孕期。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说说妊娠糖尿病的那些事儿。

一、什么是妊娠糖尿病?
妊娠糖尿病是孕期特有的一种糖尿病类型,指怀孕前没有糖尿病史,在怀孕期间出现的血糖升高现象。这主要是由于怀孕后胎盘分泌的激素会干扰胰岛素正常工作,导致血糖调节出现问题。
我国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在15%左右,多发于孕24-28周。如果孕期体重增长过快、有糖尿病家族史、高龄怀孕(35岁以上)等情况,更容易出现妊娠糖尿病。
二、妊娠糖尿病筛查怎么做?
所有孕妇都应在孕24-28周进行糖耐量检查(OGTT),这是诊断妊娠糖尿病的金标准。检查前需要空腹8-12小时,然后喝下75克葡萄糖水,分别检测空腹、1小时、2小时的血糖值。
诊断标准为: 空腹血糖≥5.1mmol/L 1小时血糖≥10.0mmol/L 2小时血糖≥8.5mmol/L 三项中任何一项超标即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。
三、妊娠糖尿病的潜在危害
如果不加控制,妊娠糖尿病可能带来以下问题: 1. 对妈妈:增加剖宫产几率,产后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 2. 对胎儿:可能导致巨大儿、新生儿低血糖、呼吸窘迫综合征 3. 长远影响:孩子未来肥胖和糖尿病的风险增加

四、妊娠糖尿病怎么控制?
大多数妊娠糖尿病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就能控制,主要包括:
1. 饮食管理 - 采用少量多餐制,每天5-6餐 - 控制碳水化合物总量,选择低GI食物 - 蛋白质摄入,多吃瘦肉、鱼虾、豆制品 - 多吃新鲜蔬菜,水果适量选择低糖品种
2. 适当运动 - 每天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,如散步、孕妇瑜伽 - 避免剧烈运动,运动前后监测血糖
3. 血糖监测 - 每天监测空腹和三餐后2小时血糖 - 记录饮食和运动情况,及时调整方案
如果通过生活方式调整2周后血糖仍不达标,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治疗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孕期不能口服降糖药,只能使用胰岛素。
五、妊娠糖尿病生完孩子会好吗?
大多数妊娠糖尿病在分娩后会自行好转,但产后6-12周需要复查糖耐量检查。即使血糖正常,以后也要注意:
1. 产后1年内每3个月检测一次血糖 2.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,控制体重 3. 计划再次怀孕前要进行血糖筛查 4. 定期体检,警惕发展为2型糖尿病
妊娠糖尿病虽然常见,但只要及时发现、科学管理,完全可以把风险降到低。准妈妈们不必过分焦虑,听从医生建议,做好自我管理,就能顺利度过孕期。如果对妊娠糖尿病还有任何疑问,建议及时产科医生或营养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