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血管内科:守护心脏健康的科学指南
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,一旦出现问题,后果不堪设想。心血管内科作为专门研究心脏和血管疾病的学科,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。今天我们就来心血管内科的那些事儿,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心脏健康知识。
心血管内科是干什么的?
简单来说,心血管内科医生就是专门治疗心脏和血管疾病的。他们主要负责诊断和治疗冠心病、高血压、心律失常、心力衰竭等常见心血管疾病。与需要做手术的心血管外科不同,心血管内科主要采用药物治疗、介入治疗等非手术方法。
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:什么时候需要看心血管内科?当您出现胸闷、胸痛、心悸、气短等症状时,特别是这些症状在劳累后加重,休息后缓解,就应该及时就医检查了。
几种常见心血管疾病要警惕
高血压被称为"无声的",很多患者初期没有任何症状,但长期不加控制会导致心、脑、肾等多个器官损害。建议35岁以上人群每年少测量一次血压。
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疾病。典型症状是后胸痛,休息后可缓解。吸烟、高血脂、糖尿病等都是高危因素。
心律失常包括心跳过快、过慢或不规则。有些人会感觉心慌、头晕,的可能导致晕厥。现代生活节奏快、压力大,心律失常的发病率逐年上升。
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胜于治疗
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关键。首先要戒烟限酒,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。其次要保持适量运动,建议每周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。
饮食方面要注意低盐低脂,多吃新鲜蔬果、全谷物和优质蛋白。控制体重也很重要,腰围男性不超过90cm,女性不超过85cm。此外,保持良好心态,避免长期精神紧张。
心血管疾病检查有哪些?
心电图是基础的检查,可以初步判断有无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。心脏彩超能直观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。冠状动脉CT或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"金标准"。
化验检查包括血脂、血糖、心肌酶等指标。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比单次测量更能评估血压情况。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。
介入治疗带来新希望
随着医学发展,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手段越来越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可以开通狭窄的血管,挽救缺血心肌。起搏器植入能有效治疗心动过缓。
射频消融术可以某些类型的心律失常。这些微创手术创伤小、快,大大改善了患者预后。但术后仍需坚持药物治疗和定期复查。
给心血管患者的日常建议
已经确诊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遵医嘱规律服药,不可随意停药或减量。家中好备有血压计,定期监测并记录。外出时随身携带急救药物。
注意天气变化,寒冷天气容易诱发心绞痛。保持通畅,避免用力排便。适度运动要循序渐进,以不引起不适为度。如有不适及时就医,不要硬撑。
心脏健康需要长期管理。希望通过这篇文章,能让更多人重视心血管健康,养成良好生活习惯,远离心血管疾病威胁。记住,爱护心脏就是爱护生命。


